GB/T 5137.2-2020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简介
GB/T 5137.2—2020 代替 GB/T 5137.2—200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Test methods of 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used on road vehicles— Part 2: Optical properties tests (ISO 3538:1997fRoad vehicles一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Test methods for optical properties»MOD)
2020-03-31 发布
2021-02-01 实施
前 言
GB/T 5137<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第3部分:耐辐照、高温、潮湿、燃烧和耐模拟气候试验;
——第4部分:太阳能特性试验;
——第5部分t耐化学侵蚀性和耐温度变化性试验。
本部分为GB/T 5137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5137.2-2002(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本部分与GB/T 5137.2-2002相比,除饷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増加了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删除了“试验应用条件”.増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2年版的第3章)。
——修正了可见光透射比试验的试验目的为“测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则透射比”(见5.1,2002年版的4.1);増加了试样要求(见5.2);修改了可见光透射比试验对光源的要求(见5.3.1,2002年版的4.3.1);删除了“结果表达”和“替换方式”(见2002年版的4.5、4.6)。
—増加了试样要求(见6.2);增加了副像偏离试验中的环靶设备及对结果的表达要求(见6.4.1、6.4.2.3),増加了观察者距离试样的距离要求(见6.4.2.2L删除了结果表达,将結果表达中有关试验过程的部分移到试验程序中(见6,4.2,4.2002年版的5.4.3)。
—修改了准直望远镜试验的章节标题.将“试验程序”改为••试验原理”.将••结果表达”改为“试骚程序”(见6.5.2,6.5.3.2002年版的5.5.2、5.5.3);修正了准直望远镜试验装置图中样品的方向(见图5.2002年版的图5),将先用祀式光源仪快速扫描的方法改为可选方法(见6.5.2.6.5.3,2002 年版的 5.5.2,5.5.3).
——删除了光畸变试验中幻灯机对光源的限制,并增加了屏幕的要求(见7.3,2002年版的6.3);增加了 R.、R,的偏差范围(见7.4.1>;«除了“结果表达”,其内容放入试验程序中(见7.4.4,2002年版的6.5).
—修改了可见光反射比试验.增加了试样要求,取消了对仪器和标样的分级描述.将仪器分为光谱光度计和光电积分光度计.删除了“結果表达”(见8.2、8.3、8.4,2002年版的9.2、9.3、9.4、9.5)。
——删除了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见2002年版的第7章)。
——歸除了顔色识别试验(见2002年版的第8章)。
——删除了 5 nm间隔时的S(A)V(A)和10 nm间隔,保留了 5 nm间隔时的相对值S(A)V(A),对公式进行了修改并将公式放入8.4.2中(见附录C.2002年版的附录A)。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3538:1997<道路车辆安全玻璃材料光学性能试验》。
本部分与ISO 3538,1997相比在結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列出了本部分与ISO 3538,1997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与ISO 3538J997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宜单线(丨)进行了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关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归口。
GB/T 5137.2—2020 代替 GB/T 5137.2—2002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Test methods of 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used on road vehicles— Part 2: Optical properties tests (ISO 3538:1997fRoad vehicles一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Test methods for optical properties»MOD)
2020-03-31 发布
2021-02-01 实施
前 言
GB/T 5137<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
——第3部分:耐辐照、高温、潮湿、燃烧和耐模拟气候试验;
——第4部分:太阳能特性试验;
——第5部分t耐化学侵蚀性和耐温度变化性试验。
本部分为GB/T 5137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5137.2-2002(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试验》。本部分与GB/T 5137.2-2002相比,除饷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増加了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删除了“试验应用条件”.増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2年版的第3章)。
——修正了可见光透射比试验的试验目的为“测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则透射比”(见5.1,2002年版的4.1);増加了试样要求(见5.2);修改了可见光透射比试验对光源的要求(见5.3.1,2002年版的4.3.1);删除了“结果表达”和“替换方式”(见2002年版的4.5、4.6)。
—増加了试样要求(见6.2);增加了副像偏离试验中的环靶设备及对结果的表达要求(见6.4.1、6.4.2.3),増加了观察者距离试样的距离要求(见6.4.2.2L删除了结果表达,将結果表达中有关试验过程的部分移到试验程序中(见6,4.2,4.2002年版的5.4.3)。
—修改了准直望远镜试验的章节标题.将“试验程序”改为••试验原理”.将••结果表达”改为“试骚程序”(见6.5.2,6.5.3.2002年版的5.5.2、5.5.3);修正了准直望远镜试验装置图中样品的方向(见图5.2002年版的图5),将先用祀式光源仪快速扫描的方法改为可选方法(见6.5.2.6.5.3,2002 年版的 5.5.2,5.5.3).
——删除了光畸变试验中幻灯机对光源的限制,并增加了屏幕的要求(见7.3,2002年版的6.3);增加了 R.、R,的偏差范围(见7.4.1>;«除了“结果表达”,其内容放入试验程序中(见7.4.4,2002年版的6.5).
—修改了可见光反射比试验.增加了试样要求,取消了对仪器和标样的分级描述.将仪器分为光谱光度计和光电积分光度计.删除了“結果表达”(见8.2、8.3、8.4,2002年版的9.2、9.3、9.4、9.5)。
——删除了破碎后的可视性试验(见2002年版的第7章)。
——歸除了顔色识别试验(见2002年版的第8章)。
——删除了 5 nm间隔时的S(A)V(A)和10 nm间隔,保留了 5 nm间隔时的相对值S(A)V(A),对公式进行了修改并将公式放入8.4.2中(见附录C.2002年版的附录A)。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3538:1997<道路车辆安全玻璃材料光学性能试验》。
本部分与ISO 3538,1997相比在結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列出了本部分与ISO 3538,1997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与ISO 3538J997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宜单线(丨)进行了标示.附录B中给出了相关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归口。
推荐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