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国家标准GB/T 22853-2019 针织运动服
GB/T 22853-2019 针织运动服
简介
GB/T 22853-2019 代替 GB/T 22853—2009
针织运动服
Knitted sportwears
2019-06-04 发布
2020-01-01 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2853-2009C针织运动服》,与GB/T 22853-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见第1章X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6529、GB/T 21655.1—2008.GB/T 29862.GB/T 31127—2014、GB 31701.FZ/T 01101(见第 2 章))
——修改了 GB/T 8629的年代号(见第2章,2009年版第2章以
——副除了 GB/T 251.GB/T 2911、GB/T 8878、FZ/T 01053(见第 2 章,2009 年版第 2 章)$
——增加了术语“荧光色”“儿童服装”(见第3章),
——增加了表1耐摩擦色牢度中的湿摩(儿童)、吸湿速干性能及洗后外观的检测项目(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修改了面料和里料的色牢度检测要求(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副除了印(烫)花耐洗色牢度、印(烫)花耐摩擦色牢度的检测项目(2009年版第4章)3
——修改了表1中耐光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顶破强力的要求(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增加了 5.3.2儿童服装还应符合GB 31701的相关规定(见第5章),
——增加了 5.3.3本色及漂白产品不考核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及耐水色牢度(见第5章);
——增加了 5.3.11吸湿速干性能仅考核在服装上明示具有该功能的产品(见第5章),
——修改了表2表面疵点评等规定(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将原表4、表5调整为表3、表4,并修改了考核项目及要求(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修改了缝制規定(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增加了吸湿速干性能及洗后外观的试验方法(见第6章),
——增加了裙子测量部位示例图及测量部位规定(见第6章),
——修改了 7.1内在质最判定规则(见第7章,2009年版第7章X
——增加了 7.3单件判定和7.4其他判定规则(见第7章),
——修改了 8.1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见第8章,2009年版7.1)。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9)归口 。
GB/T 22853-2019 代替 GB/T 22853—2009
针织运动服
Knitted sportwears
2019-06-04 发布
2020-01-01 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2853-2009C针织运动服》,与GB/T 22853-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本标准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见第1章X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6529、GB/T 21655.1—2008.GB/T 29862.GB/T 31127—2014、GB 31701.FZ/T 01101(见第 2 章))
——修改了 GB/T 8629的年代号(见第2章,2009年版第2章以
——副除了 GB/T 251.GB/T 2911、GB/T 8878、FZ/T 01053(见第 2 章,2009 年版第 2 章)$
——增加了术语“荧光色”“儿童服装”(见第3章),
——增加了表1耐摩擦色牢度中的湿摩(儿童)、吸湿速干性能及洗后外观的检测项目(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修改了面料和里料的色牢度检测要求(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副除了印(烫)花耐洗色牢度、印(烫)花耐摩擦色牢度的检测项目(2009年版第4章)3
——修改了表1中耐光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顶破强力的要求(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增加了 5.3.2儿童服装还应符合GB 31701的相关规定(见第5章),
——增加了 5.3.3本色及漂白产品不考核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及耐水色牢度(见第5章);
——增加了 5.3.11吸湿速干性能仅考核在服装上明示具有该功能的产品(见第5章),
——修改了表2表面疵点评等规定(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将原表4、表5调整为表3、表4,并修改了考核项目及要求(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修改了缝制規定(见第5章,2009年版第4章);
——增加了吸湿速干性能及洗后外观的试验方法(见第6章),
——增加了裙子测量部位示例图及测量部位规定(见第6章),
——修改了 7.1内在质最判定规则(见第7章,2009年版第7章X
——增加了 7.3单件判定和7.4其他判定规则(见第7章),
——修改了 8.1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见第8章,2009年版7.1)。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9)归口 。
推荐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