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国家标准GB/T 21269-2018 冷室压铸机
GB/T 21269-2018 冷室压铸机
简介
GB/T 21269-2018 代替GB/T 21269—2007
冷室压铸机
Cold chamber die casting machines
2018-12-01实施
2018-05-14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 21269—2007《冷室压铸机》。本标准与GB/T21269——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压铸模具厚度"的术语和定义(见3.1,2007年版的3.1);
——修改了"顶出力"的定义(见3.4,2007年版的3.4);
——修改了"一次空循环时间"的定义(见3.10,2007年版的3.10);
——修改了"慢压射"的定义(见3.18,2007年版的3.18);
——增加了"闭环控制"的术语和定义(见3.27);
——增加了"闭环实时控制"的术语和定义(见3.28);
——删除了"参数"的补充条款(见2007年版的4.2.4);
——修改了"压射室轴线与压射活塞杆轴线的重合度公差值"(见表3的a2、a3,2007年版的表3的a2、u3);
——增加了运动部件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3);
——修改了集中润滑系统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8,2007年版的6.1.6);
——修改了液压系统工作液温度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10,2007年版的6.1.8);
——修改了液压系统清洁度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11,2007年版的6.1.9);
——增加了压铸机能耗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15);
——增加了压铸机模板材料的机械性能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16);
——删除了"外露的表面、焊缝、涂层"等外观质量的描述,统一到"压铸机其他外观的技术要求"(见6.2.4,2007年版的6.2.2、6.2.3、6.2.4、6.2.5、6.2.8);
——修改了"卧式冷室压铸机主要压射性能参数"(见表4,2007年版的表5);
——删除了"安全性能"的部分条款,已在GB20906中有规定(见6.4.1,2007年版的6.4.1、6.4.3、6.4.6、6.4.8);
——修改了空运转要求的条款((见6.6.1、6.6.2,2007年版的6.6.1~6.6.8);
——修改了具有闭环控制性能的压铸机的压射速度调控误差的表述(见6.7.5,2007年版的6.7.5);
——修改了具有闭环实时控制性能的压铸机的压射速度调控误差的表述(见6.7.6,2007年版的6.7.6);
——删除了"油缸内部清洁度"的试验方法(见2007年版的7.2.1);
——增加了"闭环控制速度误差的测定"的试验方法(见 7.4)。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GB/T 21269-2018 代替GB/T 21269—2007
冷室压铸机
Cold chamber die casting machines
2018-12-01实施
2018-05-14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 21269—2007《冷室压铸机》。本标准与GB/T21269——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压铸模具厚度"的术语和定义(见3.1,2007年版的3.1);
——修改了"顶出力"的定义(见3.4,2007年版的3.4);
——修改了"一次空循环时间"的定义(见3.10,2007年版的3.10);
——修改了"慢压射"的定义(见3.18,2007年版的3.18);
——增加了"闭环控制"的术语和定义(见3.27);
——增加了"闭环实时控制"的术语和定义(见3.28);
——删除了"参数"的补充条款(见2007年版的4.2.4);
——修改了"压射室轴线与压射活塞杆轴线的重合度公差值"(见表3的a2、a3,2007年版的表3的a2、u3);
——增加了运动部件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3);
——修改了集中润滑系统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8,2007年版的6.1.6);
——修改了液压系统工作液温度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10,2007年版的6.1.8);
——修改了液压系统清洁度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11,2007年版的6.1.9);
——增加了压铸机能耗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15);
——增加了压铸机模板材料的机械性能的技术要求的表述(见6.1.16);
——删除了"外露的表面、焊缝、涂层"等外观质量的描述,统一到"压铸机其他外观的技术要求"(见6.2.4,2007年版的6.2.2、6.2.3、6.2.4、6.2.5、6.2.8);
——修改了"卧式冷室压铸机主要压射性能参数"(见表4,2007年版的表5);
——删除了"安全性能"的部分条款,已在GB20906中有规定(见6.4.1,2007年版的6.4.1、6.4.3、6.4.6、6.4.8);
——修改了空运转要求的条款((见6.6.1、6.6.2,2007年版的6.6.1~6.6.8);
——修改了具有闭环控制性能的压铸机的压射速度调控误差的表述(见6.7.5,2007年版的6.7.5);
——修改了具有闭环实时控制性能的压铸机的压射速度调控误差的表述(见6.7.6,2007年版的6.7.6);
——删除了"油缸内部清洁度"的试验方法(见2007年版的7.2.1);
——增加了"闭环控制速度误差的测定"的试验方法(见 7.4)。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推荐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