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248-2020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简介
GB/T 23248-2020 代替GB/T23248—2009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seawater treatment for recircuhting cooling seawater system
2021-07-01 实施
2020-12-14 发布 目次 前言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4 5 海水补充水处理 ………………………………………………………………………………………… 4 6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 …………………………………………………………………………………… 5 7 海水旁流水处理 ………………………………………………………………………………………… 9 8 海水循环冷却排放水处理 ……………………………………………………………………………… 9 9 检测、监测与控制………………………………………………………………………………………… 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海水水质分析检测记录表……………………………………………………… 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海水水质分析方法 ……………………………………………………………… 13 参考文献 …………………………………………………………………………………………………… 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3248—2009《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与GB/T23248—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水处理剂性能评价方法和冷却塔飘水率测试方法标准(见第2章); ———增加了浅层海水术语(见3.2); ———修改了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海水水处理药剂、海水冷却塔、飘水率、系统水容积、腐蚀速率、局部腐蚀、监测试片、预膜和污损生物等术语和定义(见3.1、3.3、3.5、3.6、3.7、3.9、3.10、3.12、3.13和3.16,2009年版的3.1、3.2、3.4、3.5、3.6、3.8、3.9、3.11、3.12和3.15); ———修改了异养菌总数单位(见3.18,2009年版的3.17); ———修改了排污水量术语名称(见3.23,2009年版的3.22); ———修改了海水旁流水处理[见4.1c)、4.4和第7章,2009年版的6.3.5]; ———修改了海水水质检测方法的引用标准(见5.1.2、6.1.3和9.1.5,2009年版的5.1.2、6.1.3和7.1.5); ———增加了补充水悬浮物指标,修改了补充水盐度、pH 值控制值(见表1,2009年版的表1); ———修改了管程一般最低流速[见6.1.1c),2009年版的6.1.1c)]; ———修改了异养菌总数允许值[见6.1.2e),2009年版的6.1.2e)]; ———修改了海水循环冷却水氯化物允许值,增加了铜离子和游离余氯指标(见表2,2009年版的表2); ———删除了海水循环泵中有关青铜和普通水泵的内容(见2009年版的6.3.4); ———增加了水处理药剂静态性能评价试验方法的引用标准(见6.4.3); ———增加了海水循环冷却动态模拟试验的引用标准(见6.4.4); ———修改了海水循环冷却排放水处理(见第8章,2009年版的6.6); ———增加了锌离子、铜离子、氨氮和溶解固形物等海水水质常规检测项目(见表3); ———增加了污垢热阻值非常规检测项目,增加了非常规检测项目的引用标准(见表4); ———增加了粘附速率计算方法(见表4); ———增加了海水飘水率检测要求和方法(见9.1.6); ———增加了锌离子、铜离子、氨氮、铁细菌数、硫酸盐还原菌数和电导率项目(见表 A.1); ———删除了灼烧减量和铁铝氧化物项目(见2009年版的表 A.1); ———修改了全硬度名称(见2009年版的表 A.1); ———增加了海水水质分析方法(见附录B)。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GB/T 23248-2020 代替GB/T23248—2009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seawater treatment for recircuhting cooling seawater system
2021-07-01 实施
2020-12-14 发布 目次 前言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4 5 海水补充水处理 ………………………………………………………………………………………… 4 6 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 …………………………………………………………………………………… 5 7 海水旁流水处理 ………………………………………………………………………………………… 9 8 海水循环冷却排放水处理 ……………………………………………………………………………… 9 9 检测、监测与控制………………………………………………………………………………………… 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海水水质分析检测记录表……………………………………………………… 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海水水质分析方法 ……………………………………………………………… 13 参考文献 …………………………………………………………………………………………………… 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3248—2009《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与GB/T23248—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水处理剂性能评价方法和冷却塔飘水率测试方法标准(见第2章); ———增加了浅层海水术语(见3.2); ———修改了海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海水水处理药剂、海水冷却塔、飘水率、系统水容积、腐蚀速率、局部腐蚀、监测试片、预膜和污损生物等术语和定义(见3.1、3.3、3.5、3.6、3.7、3.9、3.10、3.12、3.13和3.16,2009年版的3.1、3.2、3.4、3.5、3.6、3.8、3.9、3.11、3.12和3.15); ———修改了异养菌总数单位(见3.18,2009年版的3.17); ———修改了排污水量术语名称(见3.23,2009年版的3.22); ———修改了海水旁流水处理[见4.1c)、4.4和第7章,2009年版的6.3.5]; ———修改了海水水质检测方法的引用标准(见5.1.2、6.1.3和9.1.5,2009年版的5.1.2、6.1.3和7.1.5); ———增加了补充水悬浮物指标,修改了补充水盐度、pH 值控制值(见表1,2009年版的表1); ———修改了管程一般最低流速[见6.1.1c),2009年版的6.1.1c)]; ———修改了异养菌总数允许值[见6.1.2e),2009年版的6.1.2e)]; ———修改了海水循环冷却水氯化物允许值,增加了铜离子和游离余氯指标(见表2,2009年版的表2); ———删除了海水循环泵中有关青铜和普通水泵的内容(见2009年版的6.3.4); ———增加了水处理药剂静态性能评价试验方法的引用标准(见6.4.3); ———增加了海水循环冷却动态模拟试验的引用标准(见6.4.4); ———修改了海水循环冷却排放水处理(见第8章,2009年版的6.6); ———增加了锌离子、铜离子、氨氮和溶解固形物等海水水质常规检测项目(见表3); ———增加了污垢热阻值非常规检测项目,增加了非常规检测项目的引用标准(见表4); ———增加了粘附速率计算方法(见表4); ———增加了海水飘水率检测要求和方法(见9.1.6); ———增加了锌离子、铜离子、氨氮、铁细菌数、硫酸盐还原菌数和电导率项目(见表 A.1); ———删除了灼烧减量和铁铝氧化物项目(见2009年版的表 A.1); ———修改了全硬度名称(见2009年版的表 A.1); ———增加了海水水质分析方法(见附录B)。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推荐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