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行业标准SY/T 6646-2017 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
SY/T 6646-2017 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
简介
SY/T 6646-2017 代替 SY/T 6646—2006
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
Well abandonment and inactive well practices
2018-03-01 实施
2017-11-15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APIBull E3∶1993《废弃井和长停井作法》(2000年6月1日重申,英文版),与API BullE3∶199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SY/T6646—2006《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与SYT6646—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序的标识,将"MOD"修改为"NEQ";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
—修改并增加了引用标准(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内容(见3.5和3.6,2006年版的3.5和3.6);
—增加了废弃井、储气库井和高含硫化氢井的术语和定义内容(见3.1,3.8和3.9);
—修改了水泥塞的厚度要求(见第5章,2006 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封堵和弃井作业中的井内封堵方法(见5.1.1.6,2006年版的5.1.1.6);
—删除了""废弃井井身结构示意图"(见2006年版的图 1);
—增加了气层或含气油水层的控制措施(见5.1.2.3);
—修改了标题"水泥浆要求"为"注水泥浆要求"及相关内容(见5.13.1,2006年版的5.13.1);
—删除了桥塞前面的"易钻""铸铁"限定词(见2006年版的5.2.1.4,5.3.1.3和5.3.2.3);
—修改了封堵射孔井段方法(见5.3.1,2006年版的5.3.1);
—删除了"顶替法"、"挤水泥法"和"易钻桥塞法"(见2006年版的5.3.1.1,5.3.1.2和5.3.1.3);
—删除了封堵余留套管中的"易钻桥塞法"(见 2006年版的5.3.2.3);
—修改了封堵余留套管中的"挤水泥法"(见5.3.2.3,2006年版的5.3.2.4);
一增加了暂闭井的封堵(见5.5);
—删除了检验水泥塞要求(见2006年版的5.5.1);
—修改了标题"电缆法"为"电缆探塞法"(见5.6.1.3,2006年版的5.5.2.3);
—修改了压差检验要求(见5.6.2.1,5.6.2.2和5.6.2.3,2006年版的5.5.3.1,5.5.3.2和5.5.3.3);
—修改了没有表层套管井的弃井要求(见5.9.1,2006年版的5.8.1);
—增加了储气库井和高含硫化氢井弃井封堵作业要求(见5.9.3和5.9.4);
—修改了标题"非正常报废井"为"其他报废井"(见5.9.5,2006年版的5.8.3);
—修改了标题"长停井监控作法"为"长停井监控"(见第6章,2006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标题"长停井监控程序的概念与目标"为"长停井监控程序的目标"(见6.1,,2006年版的6.1);
—修改了"防喷盒"为"防喷装置"(见6.2.2和6.2.3,2006年版的6.2.2和6.2.3);
—增加了健康、安全和环境控制要求(见第7章);
—删除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API BulE3∶1993章条编号对照"附录和"本标准与APIBull E3∶1993技术差异及其原因"附录(见2006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
—修改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摘录"(见附录A,2006年版的附录D);
—修改了"长停井监控程序的实施过程"中的示例表(见附录B,2006年版的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SY/T 6646-2017 代替 SY/T 6646—2006
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
Well abandonment and inactive well practices
2018-03-01 实施
2017-11-15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APIBull E3∶1993《废弃井和长停井作法》(2000年6月1日重申,英文版),与API BullE3∶199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SY/T6646—2006《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与SYT6646—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序的标识,将"MOD"修改为"NEQ";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
—修改并增加了引用标准(见第2章,2006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内容(见3.5和3.6,2006年版的3.5和3.6);
—增加了废弃井、储气库井和高含硫化氢井的术语和定义内容(见3.1,3.8和3.9);
—修改了水泥塞的厚度要求(见第5章,2006 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封堵和弃井作业中的井内封堵方法(见5.1.1.6,2006年版的5.1.1.6);
—删除了""废弃井井身结构示意图"(见2006年版的图 1);
—增加了气层或含气油水层的控制措施(见5.1.2.3);
—修改了标题"水泥浆要求"为"注水泥浆要求"及相关内容(见5.13.1,2006年版的5.13.1);
—删除了桥塞前面的"易钻""铸铁"限定词(见2006年版的5.2.1.4,5.3.1.3和5.3.2.3);
—修改了封堵射孔井段方法(见5.3.1,2006年版的5.3.1);
—删除了"顶替法"、"挤水泥法"和"易钻桥塞法"(见2006年版的5.3.1.1,5.3.1.2和5.3.1.3);
—删除了封堵余留套管中的"易钻桥塞法"(见 2006年版的5.3.2.3);
—修改了封堵余留套管中的"挤水泥法"(见5.3.2.3,2006年版的5.3.2.4);
一增加了暂闭井的封堵(见5.5);
—删除了检验水泥塞要求(见2006年版的5.5.1);
—修改了标题"电缆法"为"电缆探塞法"(见5.6.1.3,2006年版的5.5.2.3);
—修改了压差检验要求(见5.6.2.1,5.6.2.2和5.6.2.3,2006年版的5.5.3.1,5.5.3.2和5.5.3.3);
—修改了没有表层套管井的弃井要求(见5.9.1,2006年版的5.8.1);
—增加了储气库井和高含硫化氢井弃井封堵作业要求(见5.9.3和5.9.4);
—修改了标题"非正常报废井"为"其他报废井"(见5.9.5,2006年版的5.8.3);
—修改了标题"长停井监控作法"为"长停井监控"(见第6章,2006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标题"长停井监控程序的概念与目标"为"长停井监控程序的目标"(见6.1,,2006年版的6.1);
—修改了"防喷盒"为"防喷装置"(见6.2.2和6.2.3,2006年版的6.2.2和6.2.3);
—增加了健康、安全和环境控制要求(见第7章);
—删除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API BulE3∶1993章条编号对照"附录和"本标准与APIBull E3∶1993技术差异及其原因"附录(见2006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
—修改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摘录"(见附录A,2006年版的附录D);
—修改了"长停井监控程序的实施过程"中的示例表(见附录B,2006年版的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推荐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