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行业标准WS 269-2019 布鲁氏菌病诊断

WS 269-2019 布鲁氏菌病诊断

简介
WS 269-2019 代替 WS269—2007
布鲁氏菌病诊断
Diagnosis for brucellosis
2019-07-01实施
2019-01-02发布 本标准第6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WS 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本标准与 WS 269—2007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缩略语(见第3章); ——增加了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见4.3.1.2、附录C.2); ——增加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见4.3.1.3、附录C.3); ——增加了布鲁氏菌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检出疑似布鲁氏菌(见4.3.1.4); ——修订了诊断原则,增加了临床诊断(见第5章和6.2); ——增加了布鲁氏菌的培养,血培养仪培养布鲁氏菌的方法(见D.1和D.1.1); ——修订了布鲁氏菌的培养中双相血培养瓶培养布鲁氏菌方法(见D.1.2); ——修订了布鲁氏菌的培养中病理材料培养布鲁氏菌培养方法(见D.1.3); ——增加了布鲁氏菌的鉴定及相关具体试验(见D.2); ——增加了布鲁氏菌的核酸检测及BCSP31聚合酶链式反应(见D.2.5和D.2.5.1); ——增加了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见D.2.5.2); ——增加了布鲁氏菌基因组DNA提取操作方法(见D.2.6); ——增加了布鲁氏菌实验生物安全要求(见 D.3); ——删除了平板凝集试验(PAT)(见2007年版的C.1.1); ——删除了皮肤过敏试验(见2007年版的C.2); ——删除了布鲁氏菌培养的接种未受精鸡卵法(见2007年版的C.3.1.2); ——删除了布鲁氏菌培养的尿液培养法(见2007年版的C.3.2); ——删除了血培养的生物学分离布氏菌法(见2007年版的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