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行业标准YD/T 1033-2016 传输性能的指标系列

YD/T 1033-2016 传输性能的指标系列

简介
YD/T 1033-2016代替 YD/T 1033-2000
传输性能的指标系列
Series of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bjectives
2016-10-01 实施
2016-07-11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YD/T 1033-2000《传输性能的指标系列》。本标准与 YD/T 1033-2000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原有数字连接、PDH和 SDH误码性能指标和投入业务和维护的指标和限值要求基础上,增加了OTN 部分的要求(见 7.1.3 和 7.4.4);
——将原标准中出现的名词"差错"的表述统一修改为"误码";
——修改了数字连接误码性能指标,即 SES 指标(见 7.1.1,2000 年版5.1.1);
——修改了PDH误码性能指标(见 7.1.2.3,2000年版 5.1.2.2);
——增加了 SDH 误码性能要求,主要包括 SDH 通道和复用段的投入业务和维护指标系列、SDH误码性能配额和说明,以及性能限值的计算过程和说明(见 7.4.3);
——由于计算方法的变化,删除了附录 A(见 2000 年版附录 A);
——增加了通道性能监视与基于块的参数之间关系的描述(见附录A);
——增加附录B 和附录 C(见附录B 和附录C)。
本标准在参考ITU-T G102《传输性能目标和建议》、M.2100《国际 PDH通道、段和传输系统的投入业务和维护的性能限值》和YD/T1300-2004《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性能技术要求
——通道、复用段和再生段误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