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行业标准FZ/T 73005-2021 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
FZ/T 73005-2021 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
简介
FZ/T 73005-2021代替FZ/T 73005-2012
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
Low wool content blend and wool-like knitting goods
2021-04-19发布
2021-07-01实施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FZ/T73005-2012《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与FZ/T73005-2012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
一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2年版的第2章);
一安全性要求增加了儿童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见4.1,2012年版的3.1);
一分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见4.2,2012年版的3.2);
一删除了印花部位、吊染产品的色牢度要求(见2012年版的3.3.3);
一内在质量评等主要修改内容有(见表1,2012年版的表1及表2):
a)修改了纤维含量按GB/T29862标准执行;
b)调整了松弛尺寸变化率洗涤程序编号;
c)增加了干洗尺寸变化率考核指标;
d)增加了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考核指标;
e)修改了耐洗、耐汗渍、耐水、耐干洗色牢度的色泽变化、贴衬沾色表述的方式,并调整了相应考核指标;
f增加了拼接互染色牢度考核指标;
g)调整了备注位置并修改了内容。
一试验方法主要修改内容有(见第5章,2012年版的第4章):
a)增加了GB31701安全性要求检验(见5.1,2012年版的4.1);
b)调整了纤维含量试验方法(见5.2.1,2012年版的4.2.1);
c)增加了起球试验对照相关标准样照评级的要求(见5.2.2,2012年版的4.2.2);
d)增加了干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见5.2.5);
e)增加了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试验方法(见5.2.6);
f)调整了耐光色牢度的试验方法(见5.2.8,2012年版的4.2.6);
g)调整了耐洗色牢度的试验方法(见5.2.9,2012年版的4.2.7);
h)增加了拼接互染色牢度试验方法(见5.2.14)。
——修改了标志要求(见8.2,2012年版的第7章)。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3)归口。
FZ/T 73005-2021代替FZ/T 73005-2012
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
Low wool content blend and wool-like knitting goods
2021-04-19发布
2021-07-01实施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FZ/T73005-2012《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与FZ/T73005-2012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
一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2年版的第2章);
一安全性要求增加了儿童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见4.1,2012年版的3.1);
一分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见4.2,2012年版的3.2);
一删除了印花部位、吊染产品的色牢度要求(见2012年版的3.3.3);
一内在质量评等主要修改内容有(见表1,2012年版的表1及表2):
a)修改了纤维含量按GB/T29862标准执行;
b)调整了松弛尺寸变化率洗涤程序编号;
c)增加了干洗尺寸变化率考核指标;
d)增加了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考核指标;
e)修改了耐洗、耐汗渍、耐水、耐干洗色牢度的色泽变化、贴衬沾色表述的方式,并调整了相应考核指标;
f增加了拼接互染色牢度考核指标;
g)调整了备注位置并修改了内容。
一试验方法主要修改内容有(见第5章,2012年版的第4章):
a)增加了GB31701安全性要求检验(见5.1,2012年版的4.1);
b)调整了纤维含量试验方法(见5.2.1,2012年版的4.2.1);
c)增加了起球试验对照相关标准样照评级的要求(见5.2.2,2012年版的4.2.2);
d)增加了干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见5.2.5);
e)增加了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试验方法(见5.2.6);
f)调整了耐光色牢度的试验方法(见5.2.8,2012年版的4.2.6);
g)调整了耐洗色牢度的试验方法(见5.2.9,2012年版的4.2.7);
h)增加了拼接互染色牢度试验方法(见5.2.14)。
——修改了标志要求(见8.2,2012年版的第7章)。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3)归口。
推荐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