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行业标准SJ/T 11188-2016 广播电视接收机用电子调谐器通用规范

SJ/T 11188-2016 广播电视接收机用电子调谐器通用规范

简介
SJ/T 11188-2016 代替 SJ/T 11188-1998、SJ/T 10525-1994、SI 2949-1988、SI2950-1988、SI/T 10292-1991
广播电视接收机用电子调谐器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nic tuner of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receivers
2016-01- 15 发布
2016-06- 01 实施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代替并废止SJ/T 11188—1998《电缆电视接收机电子调谐器基本性能参数要求和试验方法》、 SJ/T10525—1994《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SJ 2949—1988《广播电视接收机用调谐器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SJ 2950—1988《广播电视接收机用调谐器验收规则》、SJ/T10292—1991《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调谐器高温负荷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本规范以SJ/T11188—1998为主,整合了SJ/T10525—1994、SJ 2949—1988、SJ 2950—1988和SJ/T10292—1991的内容,与SJ/T 11188—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基本电性能(见4.3)和基本电性能试验方法(见5.3)中增加SJ/T10525—1994《电视广播接收机用锁相环内置式频率合成电子调谐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中有关内容。
——根据目前技术及产品状况对试验条件中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两个条件进行了调整(见5.1);
——根据目前技术及产品状况对功率增益、噪声系数两个指标进行了调整(见4.3);
——根据目前各厂家实际测试所用的测试仪器与方法将"射频输入端行波系数"(见1998版的4.3)更改成"射频输入端反射损耗"(见5.3),同时对其测量方法(见5.3.6)进行了修改;-原有标准中输入端本振干扰电压、本振辐射干扰场强已无法满足新的相关国标的电磁干扰与抗-干扰特性要求。本次修订将这两项指标合并为一条电磁兼容特性要求。并引用了新的相关国标,分别为∶ GB 13837和GB/T 9383(见4.4);
——增加高温负荷可靠性要求(见4.8)及高温负荷可靠性试验方法(见5.8);
——增加环境试验适应性(见4.9)及环境试验方法(见5.9);
——外形和安装尺寸(见4.2.1)改为"由产品标准规定",同时删去附录B、附录C和附录D;
——增加检验规则(见第6章),采用SJ2950-1988《广播电视接收机用调谐器验收规则》相关内容;
——增加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范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