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3623-2020 马铃薯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
简介
NY/T 3623-2020
马铃薯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tion of potato resistance against southern root-knot nematode(Meloidogyne incognita)
2020-11-01 实施
2020-07-27发布
1 葱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方法及抗性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Solanum tabrosum L.)品种及其育种资源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1 马铃薯育苗
马铃薯育苗按 NY/T 3063的规定执行。选择健康的微型薯或是种薯块在 25℃~28℃下避光催芽,当薯荣长到0.5cm~1.5 cm时,播种于直径不小于 15 em 的育苗体中,每体1 数(热),在混度 25℃~28℃、相对湿度 70%~80%条件下于日光温室进行育苗。
5.2 接种体制备
将南方根结线虫卵块用0.5%次氯酸钠消毒1 min~2 min,然后用灭菌水冲洗3次,卵块转移至 100 目标准筛网上,放入培养皿内,皿内加人约10 mL灭菌水,使卵块与水面接触。在25℃~28℃下避光孵化2 d~3 d,收集二龄幼虫,制备1000 条/mL的线虫悬浮液用于接种鉴定(见附录 B)。
5.3 接种时期
马铃薯苗2叶~3叶期。
5.4 接种数量
每棒接种1 500条(二龄幼虫)。
5.5 接种方法
接种时距离苗主根5cm,在3个不同方向各打1个小孔,分别接种0.5 mL线虫悬浮液,并轻压封闭孔口,每个材料接种10株苗,重复3次。
5.6 接种后管理
植株在温度 25℃~28℃,相对湿度 70%~80%,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正常管理,
5.7 病情调查
5.7.1 调查时间
接种后40d~50 d调查。
5.7.2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按NY/T1858.8的规定执行。调查时轻轻将根部土壤清除,检查每株马铃薯苗根系发病症状-根据具有根结的根系占所有根系的比例确定病情级别(表1).并计算病情指数(DI),
NY/T 3623-2020
马铃薯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tion of potato resistance against southern root-knot nematode(Meloidogyne incognita)
2020-11-01 实施
2020-07-27发布
1 葱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方法及抗性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Solanum tabrosum L.)品种及其育种资源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1 马铃薯育苗
马铃薯育苗按 NY/T 3063的规定执行。选择健康的微型薯或是种薯块在 25℃~28℃下避光催芽,当薯荣长到0.5cm~1.5 cm时,播种于直径不小于 15 em 的育苗体中,每体1 数(热),在混度 25℃~28℃、相对湿度 70%~80%条件下于日光温室进行育苗。
5.2 接种体制备
将南方根结线虫卵块用0.5%次氯酸钠消毒1 min~2 min,然后用灭菌水冲洗3次,卵块转移至 100 目标准筛网上,放入培养皿内,皿内加人约10 mL灭菌水,使卵块与水面接触。在25℃~28℃下避光孵化2 d~3 d,收集二龄幼虫,制备1000 条/mL的线虫悬浮液用于接种鉴定(见附录 B)。
5.3 接种时期
马铃薯苗2叶~3叶期。
5.4 接种数量
每棒接种1 500条(二龄幼虫)。
5.5 接种方法
接种时距离苗主根5cm,在3个不同方向各打1个小孔,分别接种0.5 mL线虫悬浮液,并轻压封闭孔口,每个材料接种10株苗,重复3次。
5.6 接种后管理
植株在温度 25℃~28℃,相对湿度 70%~80%,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正常管理,
5.7 病情调查
5.7.1 调查时间
接种后40d~50 d调查。
5.7.2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按NY/T1858.8的规定执行。调查时轻轻将根部土壤清除,检查每株马铃薯苗根系发病症状-根据具有根结的根系占所有根系的比例确定病情级别(表1).并计算病情指数(DI),
推荐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