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地方标准DB11/T 741-2021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DB11/T 741-2021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简介
DB11/T 741-2021 替代 D811/T 741—-2010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heritage buildings
2021-12-28发布
2022-04-01实施 目 次 前言.................................................................................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雷电防护分类....................................................................... 3 5 基本要求........................................................................... 3 6 现场勘察与风险评估................................................................. 4 7 直击雷防护......................................................................... 4 8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8 9 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维护.............................................................. 11 附录 A(资料性)防雷图纸编制要求 ..................................................... 12 附录 B(资料性)雷击截收面积 AD的确定 ................................................. 13 参考文献............................................................................. 1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替代 DB11/T 741—2010《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与 DB11/T 741—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或删除了部分术语(见第 3 章); ——更改了文物建筑防雷工程的相关流程要求(见 5.1,2010 年版 5.4、5.5); ——删除了不宜选用文物建筑作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见 2010 年版 5.10); ——更改了雷击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见 6.2,2010 年版 6.2); ——增加了接闪带应设置在文物建筑易受雷击的部位相关内容(7.1.1.3); ——删除了“宜优先采用避雷针”(见 2010 年版 7.2.1.2); ——更改了接闪带支持件的间距(见 7.1.2.1,2010 年版 7.2.2.2); ——更改了屋脊终端处接闪带应向外向上延伸长度(见 7.1.2.3,2010 年版 7.2.2.4); ——增加了屋顶固定接闪带的技术方法(见 7.1.2.4); ——删除了城墙类文物建筑防雷保护要求(2010 年版 7.2.2.5,该类文物建筑见 DB11/T 1142); ——更改了一类文物建筑引下线的横截面积(见表 4,2010 年版表 4),更改了引下线之间距离,相应减少了引下线根数(见表 5,2010 年版表 5); ——更改了防接触电压要求(见 7.2.1.4,2010 年版 7.3.2.4); ——增加引下线经过木质构件时的间距要求(见 7.2.1.7); ——增加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宜根据条件安装符合要求的雷击计数器(见 7.2.2.4); ——增加了毗邻文物建筑的引下线间距要求(见 7.2.2.5); ——更改了文物建筑接地装置的敷设形式要求(见 7.3.1.1,2010 年版 7.4.1.1); ——增加了在土壤电阻率小于或等于 3000Ω·m 时冲击电阻的相关说明(见 7.3.1.5); ——更改了防跨步电压要求(见 7.3.1.2,2010 年版 7.3.2.4、7.4.2.2); ——增加了单体建筑的接地电阻不平衡度问题(见 7.3.1.7); ——将原来的“施工要求”部分内容移到“设计要求”(见第 7 章); ——将原来第 7 章、第 8 章“一般要求”内容调整到对应的章节内容中; ——增加了在 LPZ0A与 LPZ1区的界面处做防雷等电位连时雷电流分流值的计算方法(见 8.1.1.7); ——更改了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In 的要求(见 8.2.1.4,2010 年版 8.3.1.4); ——删除了按国家认可的 SPD 测试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执行(见 2010 年版 8.2.2.3); ——更改了信号电涌保护器的选择和安装(见 8.3,2010 年版 8.3.1.5、8.3.2.6); ——删除了应采取抽样 1 至 2 套送有关测试机构进行性能检测(见 2010 年版 10.2.4); ——增加了防雷图纸的编制要求(见附录 A); ——增加了文物建筑雷击截收面积计算方法(见附录 B); ——删除了原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气象局组织实施。